抗挫折能力,就是韧性、毅力,是指从逆境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它能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培养孩子抗挫折力的智慧和建议有着丰富的来源,作为家长,我们要有从小培养孩子抗挫折力的意识,采取一些措施,以正常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建立必须的抗挫力,以便成年后在社会上独立成才。
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时,曾经说过:“我们的让孩子吃点苦头,必须让他学会挣扎。”应该让孩子知道,要想取得成功,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一定靠的是努力,而不是那个与生俱来的智力,要想成长,继续前进,就要不断努力,积极面对困难,主动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这样你才能抵达你想去的地方。
那么,什么是抗挫折力呢?我认为抗挫力应有这样一些要素组成,努力、自信、性格、意志、应对方式、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在心理学中,我们也把它们成为心理素质或心理功能。心理学家认为,拥有抗挫力就是在遇到困难、遇到不顺时,我能直面应对它,我可以说“这个我还可以。”“我先试试看。”或者我会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的观点,培养抗挫力,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坚毅力和专注的品质,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与身边的人讨论你遇到的困境,分享你此时的感受。是啊,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力呢?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抗挫折力
孩子能做的事,一定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想做的事,如果不安全,可以带着孩子做,或者示范给孩子。
2.孩子遭遇挫折时,要适时表达你的关心
与孩子分享挫折带给他的体会,引导孩子正面、积极对待挫折,告诉孩子,这是我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事,这种事今后还会有。
3.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并决定如何做
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做事,可以替孩子做一些决定,但也要逐渐过渡到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孩子只有通过实际经历才能形成能力,并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出负责人的选择,面对困难的局面。
4.允许孩子犯错,让他们冒险
犯错是唯一的学会途径,我们大人也是在犯错中长大的,怎么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忘记我们的过去呢?有些事看起来和做起来会有风险,但家长提醒或适度陪伴就可以了,不能不让孩子去尝试。
5.帮助孩子从经验中成长
这点,并不是说,什么都不为孩子做,二是不要什么都替孩子做;在孩子做的过程中,你可以提供建议,引导他怎么做
6.塑造孩子的性格
从婴幼儿阶段,家长就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塑造,什么时候表扬,什么时候批评,什么时候鼓励,什么时候引导,什么时候分享,什么时候帮助,都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而非家长的感受;
7.在与孩子分享孩子的感受时,以具体、真实
分享孩子的感受要具体到某件事或孩子的某种情绪感受与,不能笼统的说,“太好”、“聪明”、“真棒”之类的话;即便孩子做错,也要给孩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不要一味的人指责。
8.示范是最好的榜样
孩子仅仅看到成功的人士的成功是不行的,而是要让孩子了解这些成功人士是怎么样成功的,他们是如何挣扎和奋斗的,如何解决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面对挫折的,当然父母也要做好示范,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是怎么应对困难处境的。
让坏事发生,坏事是孩子成长的训练场,是孩子学习经验、形成应对技能和抗挫力、复原力的最好机会。错误,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版权所有嘉兴草屋教育培训网——全心全意为嘉兴培训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