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神童”上学路:超常教育不普遍

解读“小神童”上学路:超常教育不普遍

  央广网北京消息:他,范书恺,十三岁,考上清华大学;他,张哲,十三岁,经历三次高考,因为考上大学而离家出走。13岁本是应该在学校里上课,与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年龄,而他们相似的经历和完全相反的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些“小神童”到底应该怎么教育,这些“小神童”提早接受教育,提早上大学到底好不好?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教授。

  超常儿童教育不具有普遍意义

  对这些“小神童”的教育涉及到超常儿童教育的问题。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古代,这些孩子被认为是天降神赐的,所以被称为“神童”;而在西方学者的眼中,这些孩子被称为天才儿童。

  陆士桢教授表示,首先,必须承认确实有一部分儿童的智力发展比较快,智商指数很高,这可能与先天的大脑发育和后天的家长引领有关。但是,另一方便,这样的孩子并不多。

  据统计,超常儿童在所有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大概在1-3%,也就是说,在100个孩子中,最多才有3个超常儿童。陆教授认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超常儿童的成长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同时,并不是每个超常儿童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甚至有一些最后的发展还不如普通儿童。

  超常儿童并非所有方面都超常

  需要特别的教育方法

  离家出走的张哲现在已经被找回来,回到了学校复习,在很多人的眼中,张哲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范例。4岁读一年级,次年跳至3年级,两年后再跳至初中,初中毕业后辍学,自学高中教材次年首次参加高考,直到今年,已经考了三次。这一次的落榜显然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让他做出了离家出走的选择。

  针对张哲的案例,陆教授表示,超常儿童可能是在某个认知方面超常,并不意味着所有方面都超常,离家出走的行为明显是不成熟的行为,不是智力发展了,其他方面都成熟了。

  陆教授表示,对超常儿童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以张哲为例,要有认真的沟通,细致的辅导,面对面深入交谈,帮助他找到合适的成长环境,来实现全面发展。

  学校是互动成长环境

  并不是智力发展得好便一切都好

  那么,对于这些少年来说,接受这种超常教育、缩短时限的教育到底好不好呢?陆教授给出了她的解答:早慧儿童也需要社会性等方面的多元发展,而学校教育则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互动成长环境。

  “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学校不光是学知识,小学中学实际上是同龄团体的互动成长环境,他会在学校里学会怎么跟人相处,怎么合作,怎么影响别人,怎么接受别人的影响。这种合作,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活动、人际规则或人际关系社会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早慧儿童的发展,也面临着精神的、社会性的,包括情绪、情感的多元发展,所以不是智力发展得好就一切都能替代。”陆教授说。

  给家长的建议:孩子的快乐比世俗的成功更重要

  最近,这样有这样一则新闻出现,“为了自己的孩子早一年入学,不少准妈妈们到医院“求挨刀”,让孩子赶在8月出世”,联想到张哲和范书恺的案例,联想到仍在争议中的各种少年班,这其中,不可否认的是,家长们拔苗助长的功利心理是助推这些现象的一大因素。

  对此,陆士桢教授为家长们给出了建议:第一,不能跟风,不能希望别的孩子超常,我的孩子也超常。第二,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需要特殊的关注、特殊的方式,特别要注意社会化的发展。在智力发展的同时,还要学会跟人相处,学会自理,学会控制情绪,只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的态度,才能使超常儿童在人生的道路上把优势发挥好。“孩子的快乐比世俗的成功更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