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记性越来越来越差,今天背好的课文第二天就忘记了;孩子不爱动脑筋,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容易放弃,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其实,这两个问题是相通的。都说脑子越用越灵活,平时不爱动脑,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记忆力,记忆力差,重要的知识点记不牢,要考出高分自然很难。
为什么孩子不爱动脑?
家长主动给答案,孩子过分依赖
现在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捧在手上,不想让孩子吃苦,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会忍不住帮助孩子解决,这就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的机会。
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养成习惯,过度依赖家长,遇到什么事都等着父母去解决,不爱动脑就成为常态。
智能化的生活方式,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生活方式越来越智能化,不管是家具、学习用具还是游戏玩具的操作程序都变得简单,可以说只要识字就可以不费脑力地学会一件新工具的使用方法。什么都是机器自动,孩子就更不需要动脑筋想解决方法了。
孩子沉迷玩游戏、看电视
玩游戏、看电视不仅影响孩子的身高和睡眠,还直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游戏、动画片、言情剧等娱乐化内容充斥着孩子的大脑,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思维空间一旦被挤占,孩子就不会去思考。
怎样让孩子爱动脑呢?
孩子不爱动脑筋,直接导致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呢?
些孩子在学习上不爱动脑,遇到比较难的题,就等着家长一点点提示,不会延伸思考,脑子完全处于停滞状态。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呢?
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有些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得到答案,这样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聪明的父母面对问题时,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当家里的电视突然黑屏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看看是电源的问题,还是电视机自身的问题。
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先从为孩子提出问题入手,父母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会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思考。
孩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父母要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你在大街上走丢了怎么办”等类似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
允许孩子有自己新奇的想法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着急否定孩子,这是孩子思考的表现。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思路和角度,尽量想想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仅是在做题时才培养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给孩子唯一的标准答案。
让爱动脑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经常动脑,孩子的记忆力才会越来越好,脑子变灵活了,考出好成绩也不是难事!
版权所有嘉兴草屋教育培训网——全心全意为嘉兴培训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