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步姓出澉浦
在古代兵书《军礼同马法》中规定:“六尺为步,步百为亩。”步是一个长度单位。以一步二步的量词“步”为姓氏,极为少见,查《百家姓》中排序,该姓列在第三百四十位。在百度搜索“步姓”有介绍:“两千多人,比中国某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还要稀少。”步姓人数虽然稀少,分布却极广,大江南北许多省份都有。其中江东步姓源自于海盐澉浦,且人数最多。
步姓起源出自姬姓,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虎,生有三子:芮、称、义。义后来生了扬,扬被封于步邑,故称步扬,他们的后代于是以邑为姓,称为步氏。三国时有步骘。当时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步骘率领族人迁居江东隐居避难。他性格宽宏,生活俭朴,颇得人心,所以“内外肃然”。后为海盐令,于是将避难江东的族人尽数迁移到海盐澉浦一带定居下来,堂号临湘堂、富宏堂,生息繁衍,成为海盐望族,为整个步氏家族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也因此,民间有“天下步姓出澉浦”的民谚。
步骘在海盐宽宏为政,重视农桑,海盐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为孙权所知晓,委以重任,他曾代陆逊为相,封为广信侯,后改为临湘侯。后来孙权以步骘之女为皇后,因而海盐步姓又成为贵族。江东步姓也自然而然奉步骘为始迁祖。其中一支后迁到南北湖黄沙坞,他们利用当地山、海、湖相间的特殊地理,培育出一种甜中带酸的有核柑橘,数百年来闻名于浙北及沪上。
海盐古时有多处步骘庙,元大德三年(1299),在县南杨桥下建步公庙,祀吴令步骘。万历四十六年(1618)重建步总管庙。清咸丰时毁于兵火。同治中复建正殿。一九一七年,步凤翔在南北湖飏山巅建“步临湘侯祠”。这是年代最近的一座纪念步骘的祠庙,因位于飏山之巅,不避风雨,在抗战期间逐渐坍圮。一九三五年春,朱馨谷迎步公像重建新祠于孙家堰而祀之,此祠在建国初毁圮。每年清明前后,步姓后裔仍借飏山下的吴越王庙诵经念佛,以纪念他们的老祖宗步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