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妹,五十年代的养猪名人
张阿妹这个名字现在差不多彻底被人遗忘了,但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可是嘉兴城乡人人皆知的名人。因为她是整个嘉兴县头一个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全国农业战线先进代表。
六十余年前,快过清明节的一个上午,嘉兴县澄溪乡千金寺大队(现在的油车港镇千金寺村),一位四十来岁的农家妇女正在田边割草。她就是张阿妹,中等身材,微胖的脸,两只眼睛大大的,像田螺,剪一个齐脸短发。她一边弯腰利索地将兔子草放进背上的竹篓,一边继续在田塍边割草。
远处走来一行人,头里的是嘉兴县委第一任县长郑寄民。他穿了一件有点褪色的黄军装,左上侧口袋里别了两支钢笔,略微带点儿苏北口音,讲起话来慢条斯理。走在旁边的是澄溪乡的主要领导。郑县长说:“我们这里是鱼米之乡,一定要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养殖业,为国家多投售肥猪,让嘉兴市民能吃到你们提供的猪肉。”郑寄民一边说,一边大步走到张阿妹面前,热情地说:“你就是张阿妹同志?你懂养殖,人又勤快,我们想在全县搞一个生产队的集体养殖场,由你来负责,你看好不好?”
张阿妹说:“这可是我做梦也要笑醒来的大好事啊,我一定会好好干,为我们贫下中农争气,多养猪,多产肥,为农业生产出力。”
一个月之后,嘉兴县首家规模型集体养殖场破土而出,一长溜有30多个猪舍,相对而立,中间是一个通道,地址在今天的王江泾镇刘王庙东边。六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农民仍把因张阿妹当年在这里养猪而形成的集市叫做猪猡街。张阿妹劲头十足,指挥着饲养场的人各司其职:“姐妹们多辛苦一点,在这里养猪总比在田里做要适意得多,等我们办成千头规模的养殖场,大伙儿就可以每个星期有肉吃了。”
有一天,张阿妹去县里开会,夜晚,张阿妹住在县委招待所的房间里,看着窗外的灯火,心里想着饲养场里那头即将下崽的母猪。一阵焦急的踱步后,她决定回到饲养场。
她一路紧走快赶,月光照着她匆匆的身影。当月照西墙的时候,她终于浑身冒汗回到了饲养场。离饲养场还有几百步路,听到隐约传来的老母猪痛苦的呻吟声,张阿妹的心一紧:“莫非母猪要在今晚下崽了?”她冲进猪舍,赶紧点上煤油灯,里面空无一人。她利索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老母猪在张阿妹的呵护下,顺利产出一窝小猪。次日,张阿妹烧猪食、扫猪舍、喂猪,一阵忙碌后,又沿着乡村小道,匆匆朝着嘉兴县城的方向赶,她还要去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