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年酒有没有做?
小时候,农历十月过后,大人们相互总要问一声你家年酒有没有做?因为每到冬至边,农家便开始做酒,为过大年作准备。这种自家做的酒叫杜米酒、杜做酒或米酒。大多数人家一年就做一次,要一直用到清明、端午、七月半的过节之时,也当作平时招待客人和烧荤腥用的料酒。
农家做酒原料是糯米,最好是糙糯米,烧(或蒸)成糯米饭,放入做酒缸,撒上酒药做酒。做酒一整套环节看似简单,但不掌握其奥妙也酿不出好酒。首先是要烧好一锅纯糯米饭,要烧得锅巴薄、熟透,又要达到米粒坚、每粒散得开。糯米饭起锅后,匀称摊放在洗净的蚕匾内,等凉后,再开始上药进缸。
做酒用的缸口大、腰膨,海盐农家把这缸叫“做酒缸”,一次可做酒的米数量在一斗半至二斗(一斗是15市斤)。做酒用的酒药常常是农家用“铁麻柄”、“水仙花”等原料自己做成的。酒药和米的比例要适中,用以控制酿酒力度。做酒时,将酒药碾成粉末,待糯米饭进缸前在上面先匀称撒上一些,然后有序向做酒缸内靠缸壁一圈米一圈酒药地叠。叠一圈,用手压实一圈,上面撒一层酒药,直到把糯米饭全部装进缸里。结束后,把剩余的酒药全部撒上,缸口用大袱遮盖,绳子扎牢。做酒缸四周和上面用稻草紧叠保暖,再盖上黄絮、破麻袋等保暖。
一般农家做酒,经过三昼夜后,就会有一股特别好闻的酒香飘出来。一周后的酒被称作“娘酒”,一般都舍不得吃,只是有产妇的人家才灌上一瓶,用作炖蛋酒头给产妇补身子。做得好的酒,酒糟只剩薄薄的一层皮。杜做酒做成后,人们将沥出的酒装入酒瓮,用笋壳封瓮口。酒糟用盐腌制后放入瓮内,是烧鱼的佐料。也可以陆续摸出来炖吃,是早粥的佳菜。
尽管现在酒类繁多,但在海盐,农家自己做酒的传统还在延续,一般农家多的要做上百斤糯米的酒。从价钱上算起来,市场上也没有那么便宜的酒。吃起来,那股醇美的酒味,着实让人陶醉,杜做酒就是农家自做的“茅台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