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潮
去海宁,恨不得多带一双眼睛。
去海宁,首先为了看潮。
看花、看山、看古迹、看女人,哪里有看潮来得刺激?真想长出一双额外的眼睛。慢慢地看,细细地看。看来看去,还是看不够啊。
海宁潮是活着的古迹。远胜于那些死去的风景。或者说,古老的海宁潮,几乎每天都要复活一次。钱塘江因为举世无双的特大涌潮而出名的,海宁,千百年来一直是观潮胜地。说不清谁是第一个看潮的人,但我眼前的潮水,孟浩然、白居易、苏东坡看过,乾隆、林则徐看过,孙中山、毛泽东看过,王国维、徐志摩看过……终于,轮到我了。但我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站在他们站过的地方,看他们看过的风景。看潮水,同时也看那些先期到达的名人,穿着各个时代服装的身影。也许我看到的只是幻影、只是自己的想象,但我更愿意相信:随着海宁潮在每一天的复活,远去了的看潮的人,也逐渐复活了。他们组合成另一道人潮。在海宁,恨不得多长一双眼,近看海潮,远看人潮。海的浪花、人的精英,交汇在一起。甚至使我这样平庸的观众,也无法平静。
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看不够啊,真的看不够。
只要有看潮的人,潮水就不会失去意义。只要有现实与未来,过去的岁月,就不会失去记忆。看潮的人,在羡慕那些弄潮的人。
我甚至想:若干年后,谁会在看潮的同时,无意间看到我呢?看到我在若隐若现的人潮里,东张西望、左思右想?哪怕他看到的不是我的身影,而只是这一篇文字,我也满足了。那证明我并没有真正地消失。
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传来一阵闪电般的颤栗。那是血液在涨潮。
看海潮、看人潮,我体会到双重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