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弄,因弄口北面旧有觉皇寺而得名。
觉皇寺建于东汉古墓“古三女堆”上,明清时觉皇寺规模宏大,声名远播,清末修沪杭铁路途经海宁市长安镇时,为避此古墓古寺,铁路北折而行。现觉皇寺已经移地重建,旧址为海宁中学占有。寺弄之名保存了江南古刹觉皇寺旧址的历史信息。然而这一信息也要随着寺弄的拆迁而消失。1953年寺弄改名为解放弄,1981年复旧名。
寺弄81号,是寺弄较为有名的墙门堂,当年有赵家、王家、朱家、潘家、谈家、徐家、凌家、杨家、张家、沈家等十二户人家住在一起,是当年寺弄最为热闹的大家庭。现年87岁的赵樟顺老人说,上世纪50年代初,他们从绍兴嵊县(现在嵊州)搬入长安寺弄,1965年搬进墙门堂,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看着自己的儿子在这里成长、结婚,又看着自己的孙子在这里出生,直到1985年儿子单位分了房子才离开。从那个时候开始,陆续有人家搬离这儿,开始新的生活。
在老居民赵镪的陪同下,我们叩开了尘封许久的墙门堂的大门,故地重游,心情复杂。斑驳的墙壁上,大红的“拆”字尤为醒目,门上的封条早被破烂王撕毁,残缺不全。这里杂草丛生,蛛网遍结,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再也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了,只剩下“枯藤老树昏鸦”……

门上的封条早被破烂王撕毁,房间里的可用物品被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