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周
嘉兴东郊新丰一带,孩子出生满一岁时,要举行傩周活动。孩子周岁那天,因为这是第一个生日庆祝,所以搞得很隆重,要置办周岁酒宴。外婆家要做两元宝篮肉馅团子,亲友也要送鞋帽、服装,现今大多送红包。酒宴开始前,父母要为孩子傩周或叫抓周。新丰旧时也称晬盘,“晬”是婴儿周岁,“盘”是孩子抓取之物放在果盘里,故惯呼晬盘。
傩周起源很早,地域也颇广。一千五百年前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中就有记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育子》中也有类似记载,古人抓周,大抵如此。
千百年来,傩周在新丰可谓古风至今犹存。那天上午,父母先为孩子沐浴,穿上外婆送来的新衣、新袜、新鞋子,然后抱到厅堂上。厅堂八仙桌上早已供着香烛,斋请太太(即祖先)。等到斋供结束,在八仙桌上放个晬盘,盘里堆着抓周之物,有书簿、笔砚、算盘及各种玩具、食物。对男孩、女孩有所区别,以前在男孩前还放有弓箭,女孩前则放上针线。随着时代发展,所放之物也在变化。让小孩靠近晬盘,任其自由抓取,以此来预测小孩日后的性格、志向、兴趣和前途。厅堂内宾朋熙熙,争相观看。在新丰方志中还载着一则趣闻,康熙间沈茂功家傩周,“先生该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后这孩子果成镇上名孝子。傩周仪式虽比较简单,然却寄寓着父母的满腔希冀,也使场景洋溢着喜气氛围。
小孩抓取完毕后,祖父母要给孙儿赠送礼物,除红包外,还送一件“银百锁”,在银链条上挂着一把银锁。锁的正面铸着瑞兽麒麟,反面印有“长命百岁”四字,意在驱邪避灾,祈孙孙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