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色八桧图大堂》
1959年,董巽观捐赠一幅《设色八桧图大堂》给嘉兴博物馆。董巽观出生于嘉兴书画世家桐乡濮院董氏,该家族200余年书画传家。这幅《设色八桧图大堂》乃董巽观先人董棨的作品。
据光绪《嘉兴府志》记载,董棨字乐闲,自号梅泾老农,画受石门方薰指授,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各称精妙,尤喜写蔬果,点染生新,书法颜、褚,兼爱祝允明行草。暮年构嘉会堂,濡毫吮墨。董棨还深谙画理,著有《养素居画学钩深》,从画的名物训诂开始,探求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创作思想。
这幅《设色八桧图大堂》左上角有题款:八桧图 癸未冬(1823年)秀水董棨。钤白文方印“董棨”,朱文方印“乐闲”。董棨生于1772年,卒于1844年,这幅画是他晚年的作品。画中八棵桧木,树干挺拔,树枝蛟虬,树叶浓密,给人生命顽强,气势雄壮之感。
北宋诗人王令(1032~1059)曾作诗《八桧图》,诗中所写正可描摹董棨图中所画:“或高相扶互倚碍,或断欲蹶犹支颠。强枝拗回信有力,高干复俯蛟虬拳。寻根及枝逮条蘖,例不拔直皆旁偏。雷疲风休云雨去,蛇龙斗死犹钓缠。安分爪角与尾鬣,徒见上下相蜿蜒。不知生时竟何谓,略不参类常木然。宜乎今古惑昧者,摇摆舌吻归之仙。一龙盘拳老高大,传云聃者由飞跹。当时驾鹿蹋以上,迹有町疃遗相连。多应蝎残鸟喙啄,不尔诞者强鑱镌。聃能惑人已自幸,岂此上去能欺天。借如聃功可升跃,鹿亦何幸飞相连……”
王令的诗语言雄壮,想象瑰丽,表达出了董棨的画外之意。然诗人与画家的命运却迥异。
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评论王令是宋代气概最阔大的诗人。可惜,他命途多舛,5岁丧父母,一生漂泊,以教授学生为业,英年早逝,卒年仅27岁。董棨隐居乡里,以绘画为生,优游卒岁,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