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黄宾虹《致白蕉手札》赏析
 
  致白蕉手札 近代•黄宾虹

  手札卷 水墨纸本 214×21厘米

  君艺编号:191


  岁甲子之春,友人携黄宾虹致白蕉手札数页求售,余观后即收下。宾老为余至友……来沪必首先有潘天寿陪同,联袂来访余于邻园村。宾老善言谈,至者健谈可竟日。宾老一人发挥对书画之卓见时,旁人无法插嘴,只能洗耳恭听。其所谈与致白蕉手札相较,无甚出入,今特将手札全文录出如次,以代表宾老论艺之记录可耳。

  以上文字,摘自钱君匋《艺术论》194页《黄宾虹与白蕉论艺手札》文章的第一段。文中所说的“手札”,便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件。钱君匋文章除了告知手札收受时间外,还全文录入了信札内容,对于信札年代、背景、文字解释等,则无任何说明。

  信札用的不是专门的信笺纸,而是普通宣纸裁成,共五页。每页宽度21.5厘米,长度41.5厘米,最后一页结尾很局促,“草率昏昏”几字几乎贴着纸边而写,故无日期标注。此札用笔老道,但有多处字迹模糊,缺笔甚多,又有“目患草率昏昏”字样,估计写于1951年到1952年间。自1939年以来,宾老一直受白内障眼疾困扰。1951年下半年,眼疾加重,作画勾勾点点,不能自己。1952年秋天,他视力严重减退,几至失明;至1953年6月,入杭州市人民医院方治愈。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眼睛看不清楚,但是凭借他那以书法为基础的笔墨和数十年积累在胸的万千丘壑,创作出近于天籁而又老辣的作品,“浑厚华滋,舍丘壑而观笔墨内美”。同时,其理论上的感悟也颇多,比如《虹庐画谈》,就是1952年春天,其学生朱砚英根据他口述记录而成。“致白蕉手札”亦是其一篇论艺文章,现将其文字全部录出,以飨同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