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嘉兴博物馆将在“零距离赏宝”活动中展出陶昌善捐赠的十件书画藏品,有清同治六年蒲华《设色花卉图轴》、清同治十年张熊《墨色溪山高隐图中堂》、清咸丰七年包子梁绘《张熊设色肖像轴》、清道光十五年张熊《设色牡丹图轴》、清同治十一年王礼《设色耄耋图轴》、张南胡《疏林冷月轴》、清道光陶琯《设色绿蕉山馆纪事画册》等等。
陶昌善(1879~1950)字俊人,嘉兴人,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科。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农政司司长、北京政府农林部农林司司长、农商部农林司司长、吉林省实业厅厅长、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农商部秘书兼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务长等职。抗日战争期间,陶昌善迁居香港。1959年其家人把他生前收藏的藏品捐给了国家。
在这些藏品中,道光陶琯《设色绿蕉山馆纪事画册》别具一格,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又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此画册分上下两册,纵22.2(厘米),横29.5(厘米),共24页。每页有画有诗,并在题跋中交代作画的时间、缘由。作者陶琯以绿蕉山馆为背景,记录自己在此生活的点滴,点染一年四季时序变迁、景物变换。一个隐士的日常生活跃然于画册。

《设色春江水暖图》
第一页是《设色春江水暖图》,作于1844年清明后六日。四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正是风景如画时。陶琯乘舟闲行,看河边垂柳婀娜,春草碧绿,因清明刚过,还有人在扫墓祭祀。他援笔成诗二首,作画一幅:
春江水暖浴鸥凫,落尽桃花长碧芦。一样沿堤新旧冢,几家祭扫几家无。
闲携小榼有谁同?独坐轻舟趁好风。解媚诗人溪畔柳,千点绿堕酒杯中。
第二页是《设色双砚重玩图》,作于1844年农历三月。陶琯旧藏一砚曰“五云”,妻子懒卿也珍藏一砚曰“卿云”,都是端溪妙品。甲辰三月(1844年),夫妻二人又把这两方砚拿出来把玩。陶琯赋诗一首,描写重玩双砚的乐趣。
五云之石我旧藏,入手腴润云生光。形圆质美双眼活,青花隐现金带长。配以卿云砚盈尺,中有一星晕层碧。文奁对设供清吟,双砚由来胜双璧。花间小阁深翠萝,昼永澹日摇簾波。香温茶熟细论品,一日何止三摩挲。琼瑰玛瑙奚足慕?惟此石交有真趣。清泉一洗驱宿埃,古墨轻研滴香露。溪藤记写尺幅春,灯下互染霜豪新。幽芬一室团笑语,戏比静女偕高人。尘寰夫妇无百岁,富贵神仙谅难致。眼前且结翰墨缘,或许清名留后世。鸜之鹄之俨比肩,儿格尽日霏云烟。闭门抱此双砚隐,不愿十万膏腴田。
作者在诗中仔细描摹夫妻玩砚的细节,抒发自己隐居度日,结缘翰墨的志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