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时所出现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而有的人能积极面对,“跌到了爬起来”,继续前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有利于他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态度和方式。 1 巧设障碍 对于优等生,教师不能一味的表扬他们,助长他们的自满情绪。而是应该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阻止不健康心态的潜滋暗长。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感到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是有障碍的。教师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体验遇到困难的心境,激发他们的战胜欲,而且具有良好的战胜困难的良好心态。如:在教学中,要求优等生不仅计算正确,而且要做到方法多样,举一反三。在习题的设计中,涉及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他们去思考、去解决,或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让学生在“假象”中失误,让他们一时陷于困境。教师故意“为难”他们,其目的在于要教育他们懂得每个人都会失败,成功并不是每个人的专利。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失败,是退缩不前,还是积极接近。敢于挑战失败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只要能轻视失败,就是一种胜利,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 2 巧设“难题” 对于中等生,教师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这样,无形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师要把握好师生亲近的情感距离,给他们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发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心理能积极健康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一些略有“难度”的习题;或是要他们改变一下常规思路,伸手拉一拉他们,使他们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到“虽然跳了跳,但自己成功了”,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养成思维灵活严谨的个性,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3 迎战挫败 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栽跟头的可能性会很多,会经常遇到困难。如果只尝到失败的苦涩,当然不足以形成乐趣,而且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思想,认为自己是最差的;或者想不管努力与否都是失败,与其那样,不如早点放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给于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份爱,用情感来教育他们,把爱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一位失败者,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对策,使他们共同承受迎战失败的过程,并注意鼓励他们树立自信:自己只要努力就是成功。教育他们要及时总结教训。敢于面对失败,认识到只有在失败中自己才会证明自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设置的挫折要“小”一些,让他们感到挑战失败后的成就感,适时教育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不怕困难的斗志,使他们逐步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从波动性进一步的发展为顽强性,而且可以使他们成为学习上的进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