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常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上)

我国超常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的原因(上)

李绪永

  我国近几年的超常教育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重要标志有:一、中国科大少年班的成立,首创少年天才在大学集体培养的先例,这是世界至今所没有的;二、是以超然教育为代表的国内一些超常教育机构,已成功地破译了天才成长的秘密,能够将普通的儿童培养成智力超常的儿童,这也是其它国家至今所所做不到的。

  当然,水平高了并不意味着受重视程度也高,这几年自发的、有意识地探讨超常教育的人多了,但真正理解或了解超常教育的人并不多。作为政府,对人才的渴求也不像刚改革开放之初,对“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那么迫切了。因此,本应该出现的一个浩浩荡荡的超常教育局面却一直没有出现。相反,不少高校的少年班停办了,一些为天才儿童成立实验班的学校也名存实亡。这个时期,面对这种状况,大多搞超常教育研究的专家也底气不足,只好在超常教育概念的范畴上下功夫,或抛出超常教育多元化理论,但无论如何向社会辩解,我们都改变不了超常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即超常教育要对超常儿童快速教育(或缩短学制,或比别人多学知识、技能);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超常儿童都在学习比他们大几岁的儿童的课程与知识。但目前许多超常教育的样板学校都忽视了这一事实,摒弃了这一核心,他们号称的“超常教育”实验班,学生高考时的年龄都在十七、八岁,还不如八十年代初许多学校搞的快慢班,也没有九年基础教育时大批十五、六岁正常上大学的学生年龄有优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超常教育有种嗤之以鼻的感觉。

  我国古代有最早的天才教育的历史,现代又不乏高水平的天才研究技术,但这几年中国的超常教育究竟怎么了?

  一、原来的超常教育实践无法尽善尽美,不少方面不尽人意,因此缺乏社会的普遍认同。这表现为:

  1、 过去国内一直缺乏一系统的、正确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平台,致使超常儿童只能在家庭教育中偶然地产生,个例多,能将普通儿童集体培养为超常儿童的机构极少。搞超常教育的学校也只能从很大的范围内选到智力超常的孩子进行超常教育,导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超常儿童是天生或遗传的,超常教育与自己无关。
  也就是说,国内一直缺乏一个从孩子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完全自我培养、开发的超常教育机构。由于国内目前只有超然教育一家机构真正破译了天才儿童产生的秘密,但由于资金、知识产权、师资培养等限制,大规模实施超常教育推广还需要时日。

  2、单一的成功评价体系与短期的社会评价标准,错误地估量了我国早期超常教育的成就。这使得尽管过去的超常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人们总觉得超常教育的结果与其对超常儿童成人后的极高期望值相去较远,最终导致人们对超常教育失去信心。

  3、由于过去一些超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家长、学校的经验不足,使个别人出现一些非智力方面的缺陷,最后导致他们后期出现失败或暂时性失败。其实对于任何新事物在发展初期,因不成熟而出现些失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媒体只对超常教育失败事例的渲染,又使人们潜意识中产生了如此错误的推理:超常儿童=成人后必然失败。

  以上三种原因,加大了真正的超常教育技术拥有者与教育投资者、民办学校、教育部门等沟通难度。 

  二、保守落后的意识观念影响着人们对超常教育的认识。

  1、我国家长缺少创新意识与冒险精神,主要表现有:

  (1) 愿做观众与看客,不愿冒尖,更不愿张扬个性,他们总认为随大流的好处很多,如不用太动脑筋,不会冒大风险,却不知自己已经很出色的孩子在一年年荒废大好时光。最后只好让孩子很动脑筋的去找工作,为一点小利益乃至生存耗尽脑汁。

  (2) 独生子女家长恐惧症,因为是独苗,只好过分溺爱与关怀,走路怕摔着,出门怕撞着,太聪明怕没有伴,参加教育实验怕误了孩子,年龄小入学怕学习累或被人欺,年龄小上大学怕压力大……尤其是超常儿童中一个出现失败,便会吓倒一大批想尝试超常教育的家长。

  (3)中庸之道是中国家长的主流思想。许多人感叹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心切,其实不然,本人做过许多调查统计,中国家家长望子成龙的比例仅为6%。确切说,中国的家长是“望子成人”、“望女成家”心切,他们希望孩子早长大,能按部就班的上大学,挣钱、结婚、生子、过的舒服,或早继承自己的产业,或早为家庭减少压力、带来利益,或早结婚了却家长的心思。——其实,这一切的希望都与“成龙成凤”无关!长辈们的这样的希望,怎能不使他们早恋、贪财、浮躁、目光短浅!

  2、 教育管理者的错误观念:

  (1)认为超常儿童是极少数人,而义务教育重点考虑大多数学生。我们能为占少数的残疾人实行特殊的教育,为何不能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特殊教育模式呢?我们几千年前的先人都知道对学生要因材施教,难道因为是少数人就应忽视他们将来的社会价值吗?

  还有的教育官员竟说,义务教育阶段,哪个孩子那门课特别好,要求老师要打击他,以让他与其他孩子同步发展。如果我们国家一直在延续这样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真是理所当然了。反过来想想,如果你有一个很聪明又学习很好的孩子,你敢把他放到那样的教育环境中吗?可悲的是,中国到处是这样的环境,让你无法逃离这种扼杀天才的环境!如果孩子真的很聪明,除了自己教育,只能祈求碰到一位天使般的老师了,——这样的老师的确很少,所以,大量的超常与潜超常智力的儿童只好在“削尖拉平”的教育模板中等待平庸。

  (2)认为选拔超常儿童单独教育是教育的不公正。由于超常儿童适合小班化教学模式,因此占有教育资源相对多些。难道教育只有实施大锅饭是合理的吗?如果教育资源均摊是合理的,我们自然会推出他们将来的社会贡献与社会责任只有均摊才能合理,能做到吗?

  3、 社会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

  (1)中国目前评价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从“学而优则仕”,发展到增加了“学而优则商”。评价超常儿童长大后成功的标准也是看他们当多大的官或发多大的财,而对超常教育对整个人类教育改革的意义却缺乏深刻地认识。前几年的少年天才,经商搞科研的的确不乏成功者,但当大官、在福布斯排前十位的一名没有。这便让许多人怀疑他们早年智力超常的意义,很少有人能从根本上看到超常教育的深远价值。

  (2)传统观点或嫉妒心态使一些人及有的专家、教育官员,对过去超常教育因不完善而出的纰漏过分全面地指责。

  4、 家长的错误观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