澉浦的杨氏戏曲
晚清学者张鼎有诗道:“丝竹杨家最擅长,酸斋曾为谱宫商。不知制就盐腔后,蟛樾馄饨得几尝。”说的是元代澉浦杨家,擅长戏曲,曾得到著名戏曲家贯云石的指点,创为新声,号海盐腔,流传开来。
元代澉浦杨家是以海运起家的豪门,杨家有三代直接从事海运事业。杨发,原居住在福建浦城,后领浙东西市舶总司事。当时澉浦、庆元(今宁波)、上海是元朝在江浙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为杨发管辖,所以杨氏迁澉浦。杨发的儿子杨梓因谙熟海运海路,曾被朝廷任命为“宣慰使”,替元朝招降“爪哇国”,获得成功。后官嘉议大夫、杭州路总管,卒赠两浙都转盐运使。杨梓的儿子耐翁曾任浙西道宣慰同知、海道都漕运万户。杨耐翁曾在澉浦造了大量的房屋招海商,澉浦也自此有了街道。元代澉浦的海港为杨氏几代统治,杨家的财富为杨氏从事戏曲事业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杨梓风流倜傥,好侠义,喜交人,爱好戏曲。因搞海运贸易,往来商人很多,杨梓组建了家乐班子来招待。他延请至交好友名曲家贯云石为师,还亲自向贯学习,深得其传。杨梓还在澉浦今道观弄建楼十间,供他十个唱曲的歌姬居住。十姬唱曲演剧精彩绝伦,所以清诗人彭孙贻记述:“朱楼吐月开妆镜,红袖翻风驻彩霞。”十姬洗妆时,将水倾至楼下河中,经年累月,以致河水涟漪蕴红,人们就叫此河为“胭脂河”,遗址在今澉浦成校内。桃红柳绿之际,杨梓便携歌姬到南北湖游览,丝竹隐隐,宴乐融融。杨梓也曾邀名曲家张可久秋游南北湖和唱,张可久有越调《作别澉川杨安抚》,其中有“不堪听,尊前一曲《阳关令》;斜阳恁明,寒波如镜,分明照离情”。
杨梓不但作散曲,所作杂剧更有成就,传有《霍光鬼谏》、《豫让吞炭》、《敬德不服老》三剧,在元杂剧中属上乘之作。郑振铎在编《世界文库》第二册时首刊《敬德不服老》一剧。此剧的第一折有高腔改编本《敬德打朝》,第二折至今犹有以《诈疯》之名的演出。杨梓的杂剧和戏曲活动,奠定了他在元代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使他成为元代戏曲家中的佼佼者而载入中国文学史。
杨梓的儿子杨国材、杨耐翁,继承父亲的衣钵,同样喜爱戏曲,他们与曲家鲜于必仁为戏友,亦善套曲。杨氏家族巨大,童仆几乎人人都会演唱杨氏曲调,清柔婉扬,传至盐邑,名闻江浙,称为盐腔,直到明朝演变发展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海盐腔。明初,朱元璋大迁富豪,杨氏籍没,杨氏盐腔由此湮没无闻。
杨氏后裔在澉浦继续操习戏曲事业,尤以晚清、民国间为盛。当时杨氏一般组成八人一组的清唱班子,兼操丝竹,民间称“杨氏牌子”。
杨氏牌子主要在绅士、民家的婚事、寿庆、敬神、弄璋及庙会上演唱。戏曲角色生旦净丑俱全,演技扎实。演奏乐器以京胡、二胡、琵琶、司鼓等丝竹乐器为主,但已唱京剧,擅长折子戏,有《走南阳》、《打龙袍》、《秦琼卖马》、《目莲救母》等十多折,曲牌众多,如:将军令、柳摇金、万年欢、夜深沉等。
杨氏牌子在嘉兴地区享名,当时嘉兴庙会上,只要澉浦杨氏牌子到场,各县同行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特别是杨氏牌子中有一个叫杨访观的演员,生旦表演,惟妙惟肖,又善吹笙,伴奏悠扬,名冠嘉禾。但在旧社会,戏曲艺人地位低下,大多生活贫困,演唱和丝竹又全凭换气呼吸,极易伤肺,杨氏成员也大多因贫穷被迫放弃演唱去沪从商。当时有一位杨筱年,凭着自己声情并茂的老到唱功,想要重组班子,力挽颓局,但毕竟人散曲终,已是不可能了,大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杨氏牌子终于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