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映薇的《古禾杂识》说到清明节,有这样两句话:“清明日,攀柳条插户环,小儿女发间缀柳叶。”清明为传统“八节”之一,在我们乡下,它是一个仅次于除夕的节日。
说到清明节,不得不提及现在已经很少记得的寒食节。清明前两日(周密谓三日)即寒食节,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之“清明节”,说寒食节时“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寒食节是纪念晋公子重耳的难友兼臣子介子推的。介子推因不肯出来做官,背着老母,躲入绵山。已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前往寻找,找不到。他娘的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和老母抱着一棵大树,宁可烧死,不肯下山。晋文公对介子推有相当的感情,后来就把绵山改称介山,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年年此日,禁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这个介山,就在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县境内,离在下居住的江南小镇十万八千里。我不知道这个起源于北方的节日是什么时候和江南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我小时候,对寒食节的印象的确不深。但是,有一点必定和这个寒食节有关联。那就是,清明节和寒食节一样,本意也是为了追怀。另外,清明节前,江南每家每户必定要做各种熟食,如青团子、粽子和甜麦塌饼等等。我们知道,寒食节那天,民间一向是不生烟火的,这些点心很有可能就是给寒食节准备的,清明节对于童年的意味就是那些小点心——馋涎欲滴的美味啊。制作这些小点心,无论如何得说到我那在行的母亲。每次她在做青团子、粽子和甜麦塌饼的同时,还会用青白两种颜色的糯米粉做些小猫小狗,模样很是可爱。这些猫狗畜生,一直要等到立夏日才可以吃。吾乡口耳相传这样一句老话:立夏日,猫狗畜生澡浴。我小时候,清明节做的这些小玩意,晾干后切片,至立夏,找一放冻米花的,放成膨化食品,此日一塌刮之吃光。因此,清明在我的印象中,不仅意味着祭祀、踏青、头忙日上含山轧闹猛,还是一个能够满足口腹之欲的节日,不过话说过来,一年四季吾国的哪一个节日,不是吃吃喝喝呢,民以食为天,吃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题,清明节自然不例外。
我一直以为,“清明”两字,和这个时段的人文、气候非常相宜。单从词源学上说,“清明”也是一个极妙好词。清明时节,如果不下雨,那真是清和景明,连空气中的光线也似乎从冬眠状态中刚刚醒转过来,光线连接着憋闷了一冬正在倾吐绿色衷肠的万物,江南大地上的一切鲜活得令人叫绝;如果下雨,那就到处可见杜牧诗句描绘的一种有趣情景——细密如牛毛的小雨,织成一张巨大的雨雾的网,摘走了路上行人的魂灵。自有清明节的那天开始,歌咏清明的诗文汗牛充栋。剔除小杜,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也给我留有大好印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文学史上不算有名的吴惟信,却将清明踏青的气氛表露得很道地。自然,如果要说到深刻——我是说,真正深刻到坟墓里去的那种——非苏东坡莫属,苏诗《东栏梨花》有万千感慨:“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苏东坡的深刻,是看到了繁华的尽头,也就是一眼看到了坟墓。繁华的尽头当然是坟墓。清明是一个围绕坟墓祝颂和许愿的节日。因此,每过一回清明节,我总会想到更深一层的人生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