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嘉兴端午风俗
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最早含义应该是节气变换的标志。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说:“仲夏端午,端,初也。”进入五月,真正的夏天到了,是为“端”。五月初五,两个“五”,故又叫“重五”,与九月初九的“重阳”成为我国两个特殊的风俗节日。“五”、“九”,属于“阳数”,故又叫“端阳”、“重阳”。关于“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夏历以“寅月”为正月,排列下来,“午”正好是“五”。而按照《说文解字》,“午”即“牾”,五月初,正是阴气逆转、阳气上升,节气转换。
我国是个农业古国,几乎一切节日都与农业、节气有关。端午节既是夏天的开始,其包含的风俗大多与此有关,挂菖蒲、焚艾草、喝雄黄酒等,具有驱赶蚊虫、禳解暑湿秽气、祈求平安健康之意。后来又加入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含义,有吃粽子、划龙舟的活动,加深了这一节日的人文内涵。
关于端午节,在嘉兴古诗中屡有记载。早在中唐时,嘉兴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诗中就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记载。而明清的竹枝词中更详细记载了古代嘉兴端午的习俗。
张燕昌的《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中写道:
樱桃熟时乳燕飞,
豆荚堆盘笋蕨肥。
榴花红映茭叶绿,
与郎吃粽送寒衣。
头蚕五月住丝车,
织得新罗夺锦霞。
妾欲为郎悬艾虎,
郎须为妾插榴花。
前一首写端午时嘉兴平原的初夏景色,十分优美。樱桃红熟,豆荚饱满,竹笋肥大,榴花火红,更配上青箬叶包裹的粽子,烘托出端午的节日气氛。作者在注释中说:“吴俗:端午节裹粽子多用茭箬。又谚云:‘未吃端五粽,布袄不可送。’”因刚入夏,天气多变,寒气时来,故有此谚,也由此引出末句的“送寒衣”之说。后一首写端午时正值养蚕缫丝季节,用新丝织成的“艾虎”香囊,正好用作端午节的悬挂饰物。诗中又写到划龙舟:
菖蒲泾上泊鸣桡,
共酌菖蒲酒兴豪。
醉后回塘看竞渡,
龙舟飞过会龙桥。
一边喝着菖蒲酒,一边欣赏龙舟比赛,度过端午佳节。菖蒲泾、会龙桥在嘉善一带,大概这里适宜举行龙舟竞渡,河边长着的菖蒲,又是端午节悬挂的植物,故在孙圃的《魏塘竹枝词》也写到此地:
香罗细葛整裾襦,
门上家家鬼画符。
已插榴花悬艾叶,
还须泾畔觅菖蒲。
端午时节,天气微热,人们穿着罗、葛一类夏衣,门上悬挂驱鬼的“画符”和艾叶、菖蒲,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马寿谷的《鸳湖竹枝词》中写到南湖中的龙舟竞渡:
五月五日荡龙舟,
今年可胜去年游。
去年摇旗押船尾,
今年打鼓立船头。
船尾摇旗,船头打鼓,写出了龙舟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气象。
周斌的《柳溪竹枝词》则写到喝雄黄酒、挂艾符的习俗:
远寻泾上采菖蒲,
浓醮雄黄酒满壶。
醉吊灵均休痛哭,
劝郎长佩健人符。
诗下作者引用方志的记载:“端午置雄黄于蒲酒中。妇人皆佩符艾,复制人形而佩之,谓之‘健人’。”古代没有“杀虫剂”一类化学品,所以用艾草的香气、用雄黄酒喷洒驱赶蚊虫,这也算是天然的杀虫剂吧。而在文人的意识中,则又有了吊悼屈原(灵均)的深层之义。